2021-05-20
廖瑞銘老師
三十三分之五十(33/50)—廖瑞銘老師
林峰毅
廖老師於1989年8月起獲聘於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政心),任教迄今近三十三載,主要負責教授認知實驗組之生理心理學(生心)相關課程。此類課程在廖老師受聘前,多為校外之兼任老師講授,自老師專任於政心後,生心領域可謂「常駐」於系上。除了教授課程,老師亦致力於創建「前所未有」之生心實驗室,為求教學內容實證化,並透過研究實證活化教學內容。廖老師笑著說生心實驗室的創立是由新購入一台冰箱開始,目前已經發展成軟硬體兼備且俱有研究能量的完整實驗室。
除此之外,老師也謙虛地提到,這段篳路藍縷之旅程,除了當年系上教職員同仁鼎力支持,還有許多自課堂教室轉入實驗室參與生心研究的學生。這些學長姊在實驗室和老師一起討論文獻與進行實驗的身影,歷歷在老師的心目中,老師非常珍惜這些相知相惜的緣分,常感受「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為師之樂,更時時懷念著與學生間「教學相長」的發想。
人生,能有幾個三十四年,而這些時光早已佔去老師韶光大半,許多同學甚至仍未有三十四年的生命經歷。而陪伴老師最久、最忠實的夥伴,是早年政心從天放樓遷徙至現在的果夫樓時,一起隨著老師研究室搬家的那張木質書桌,那桌上的紋路仔細地刻畫著老師這些年來致力教學與研究的痕跡,是老師「胡思亂想」的舞台。那張厚實的書桌,陪伴老師在政大心理無數時光,也和老師一起撐起生心於政心如今雄壯的規模,讓系上的學生們擁抱更多心理學的可能。生理之於心理的哲思,當前已發展至探究大腦與心智互動的前瞻議題,而腦的可塑性之於認知學習的研究新知層出不窮,許多有趣的研究問題持續滾動著橫在眼前,需要更多跨領域整合研究以求心理學知識的突破與創新。說到此,老師想起自己退休在即,更是悲喜交加。悲者在於老師自己無緣於未來之旅,只能旁觀而無法參賽;喜者在於長江後浪推前浪,老師樂見年輕學者能為生心再創高峰,滋潤政心下一個五十周年,再造百年樹人大業。
我想,廖老師教學的熱忱就像他最愛的運動—棒球一樣,即使不能每次都敲出再見全壘打,也要拚盡全力投球,讓對手在兩出局兩好三壞的關鍵時刻出局。做學問的精髓不在速度,而在於耐心。許多研究不得一蹴即就,就像再見全壘打比流星還難遇見,而打手與投手、捕手、外野手等等奮鬥,就像實驗數據間的拉扯,沒有耐心便會一事無成。作為經驗豐富的「教練」,其實老師早以培育出無數的選手,也為了心理學的未來做出很多奉獻。老師們之於我們就像巨人,有了他們在前為我們披荊斬棘,學生們才得以在知識的汪洋中站穩腳步。廖老師總是非常熱心的解決學生的種種問題,其實我們這些學生才是「惠我良多」的最佳代言人。如果你對於未來很迷惘,瑞銘老師是很好的傾訴者,因為你總是會不經意地被老師的熱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