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系上老師訪談

首頁 / 線上系慶開跑 / 系上老師訪談
::: :::
日期:2021-05-20

在國外,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教育如何與神經科學結合、相輔相成以達最大效果。另外,神經科學早期的研究,多為基礎研究,實際應用的層面有限。近期越來越多人提出轉譯型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目標為能應用研究結果於人類自身。

對於腦十分感興趣的張葶葶老師領導的實驗室「大腦與學習實驗室」,主要研究領域之一為學生的數學認知學習能力,目標為從腦部觀點思考如何提升學生的教育表現。

葶葶老師提及當時在陽明大學讀博士三年級時,曾申請教育部給國內博士生訪問學金的千里馬計畫,加入史丹佛大學的其中一個實驗室,而該實驗室就是在研究數學領域的教育神經科學。老師在實驗室中培養出深厚興趣、也發現台灣此領域的人才十分匱乏。

有些學生數學能力不佳是情緒層面的問題,例如本來就害怕數學導致學不好,而不是因不夠努力或不認真。老師發現這個領域其實需要更多人關注,而且重要性也不亞於其他學習障礙議題,因此決定繼續往這方面發展。

回國後,老師在此領域的發展過程中遇到不少阻礙,一開始最主要的問題為受試者招募不順。由於教育關注的主要對象是數學課皆占有一定比例的中小學學生,因此需要國中小學童擔任受試者。但是許多家長對實驗儀器不熟悉,因此做實驗時,家長會十分恐懼。像是MRI儀器,以往翻譯成「核磁共振」,許多家長誤以為此儀器會釋放出輻射線,影響孩童發育,因而不願意讓小孩參與。老師一開始有個長期追蹤計畫,想要看小孩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大腦會變成甚麼樣子。第一年找受試者已十分不易,辛苦地找到四十位受試者後,第二年願意讓孩童回來繼續進行實驗的家長更少,受試者人數只剩十八個,其中還需要扣掉頭動太大、戴牙套等狀況,因此頭幾年十分困難。

隨著臉書興起,老師成立「大腦與學習實驗室」粉絲專頁,定期在粉專上撰寫並分享科普文章、介紹腦照影相關技術、分享最近做的實驗內容、與粉絲互動等,逐漸破解家長們對腦部實驗的迷思與恐懼。此外,老師強調實驗室對兒童十分友善,有各種玩具及可愛的壁貼等。在實驗結束後,除受試者費用外,也提供家長一份孩童的認知評估報告,其中包含孩童的IQ、閱讀能力在同齡小孩中的大致排序為何等資訊。
這兩年老師開始舉辦腦科學營,希望能把腦科學知識變成小孩能夠吸收的內容,並設計為期兩天的營隊,透過課程與遊戲、實驗室參觀等,讓小孩對人腦產生興趣。「像在搶演唱會門票一樣。」老師笑道,營隊大受歡迎,現在只要一公告,上限五十位的名額當天即滿。


對於想要往教育神經科學領域發展的同學,老師認為心理系的必修課,像是人類的學習與認知、心理實驗法、心理及教育統計等,都是重要基礎。老師也鼓勵同學,只要願意對教育領域有所付出,並嘗試以認知神經觀點看待教育,把研究從理論基礎帶進應用,便能造成影響。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台聯大專區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