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內容:
有祖師奶奶之稱的作家張愛玲(1920~1995) ,是二戰晚期於上海淪陷區文壇橫空出世,自此影響中文創作數十年的重要作家。張愛玲於1950年代初期移民美國後,超過20年處於獨居狀態,僅與少數友人越洋書信聯繫。講者為台灣知名的「浪人醫師」,她身為忠實讀者,試圖以其精神醫學專業分析當年報章雜誌報導與書信往來,還原張愛玲的晚年心理健康狀態,並試論對其創作的影響。
講者簡介:
吳佳璇醫師,1969年生於台灣雲林,1995年畢業於臺灣大學醫學系,並在母校完成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2004年,她於澳洲墨爾本大學進修,獲得「國際心理衛生」碩士學位。
在臺大醫院服務十年期間,吳醫師深刻體認到癌症病人及其家屬在心理調適方面的重要性,因而投入癌症專科醫院的專職服務,致力於發展本土的腫瘤心理學照護模式。
2008年3月起,吳醫師開始在臺東地區擔任特約醫師,支援臺東監獄、榮家、校園與社區的精神醫療服務,足跡遍及山地部落與離島,因此被稱為「浪人醫師」。
目前,吳醫師擔任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以及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腫瘤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
自2018年起,吳醫師開始分段行走日本四國遍路。因新冠疫情影響,從2020年10月開始,她轉而徒步台灣,先後完成了西海岸的《一路向南》和東海岸的《一路向北》徒步旅程,並將經歷撰寫成書。在文學創作方面,吳醫師著有多部作品,包括《浪人醫生日記》 、《謝謝你們,我的離島病友》 、《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為什麼開藥簡單,開心難?:精神科診間的人情絆》、《醫療自主時代:翻出白色巨塔高牆,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反思與覺醒》等等,其中《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於2010年獲得金鼎獎圖書類非文學獎。
※注意事項:
完成線上報名且現場報到前70名者,提供餐點兌換券(演講廳內請勿飲食),請於活動結束後憑兌換券至報到處領取餐點,兌換券遺失恕不補發。
※114年4月28日開放報名
報名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