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介紹
:::
:::
期刊論文
- 修慧蘭, 2012.04, '社會正義與心理諮商—諮商心理師可以有更多的作為, ' 台灣諮商心理學會電子報, No.40.
- 修慧蘭, 2012.03, '還生氣一個公道, ' 張老師月刊, Vol.411, pp.68-71.
- 修慧蘭, 2011.12, '何謂糾結/ 疏離關係----本土大學生親子界限之研究, ' 諮商輔導學報, No.13, pp.1-18.
- 修慧蘭*, 2011.09, '手機讓人變焦慮?!, ' 張老師月刊, No.405, pp.108-111.(*為通訊作者)
- 李靜如*;林邦傑;修慧蘭, 2011.09, '成人依附、社交自我效能、困擾的自我揭露、寂寞與憂鬱之關係:以有戀愛經驗大學生為例, ' 教育心理學報, Vol.43, No.1, pp.155-174.(TSSCI)(*為通訊作者)
- 王郁文;修慧蘭*, 2010.12, '負向母親情結字詞聯想測驗之發展及信效度初探, ' 教育與心理研究, Vol.33, No.4, pp.53-80.(TSSCI)(*為通訊作者)
- 修慧蘭*, 2008, '北區大學輔導諮商中心的人力與服務現況分析及未來可努力的方向, ' 輔導季刊,.(*為通訊作者)
- 王郁文;修慧蘭*, 2008, '性侵害加害人否認行為研究, '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TSSCI)(*為通訊作者)
- 孫頌賢;修慧蘭, 2007, '成人依附的測量:成人世界中的不同依附對象的測量差異與關連, '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Vol.20, No.1, pp.31-51.(TSSCI)
- 孫頌賢*;修慧蘭*, 2005.06, '親子肢體暴力與大學生約會暴力行為之關係:尋找代間傳遞中的危機與轉機, ' 教育與心理學研究, Vol.28, No.00, pp.00.(TSSCI)(*為通訊作者)
- 孫頌賢*;修慧蘭*, 2004.06, '大學生的親子界限:親子關係-自我界限量表編制與模式初探, ' 測驗學刊, Vol.51, No.1, pp.45-78.(TSSCI)(*為通訊作者)
- 邱慕美*;修慧蘭*, 2004.03, '家庭親子界域與共依附特質之探討, ' 輔導季刊, Vol.40, No.1, pp.38-47.(*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
- 黃淑清*;修慧蘭, 2004, '失落之探討:以青少年其父母親過世的成人為例, ' 應用心理研究, No.20, pp.217-238.(TSSCI)(*為通訊作者)
- 修慧蘭*;孫頌賢, 2003.09, '大學生約會暴力行為之測量與調查, ' 教育與心理研究, Vol.26, No.3, pp.471-499.(TSSCI)(*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
- 修慧蘭*;孫頌賢, 2002.12, '大學生分手歷程與適應之研究, '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Vol.15, No.4, pp.71-92.(TSSCI)(*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
- 孫頌賢;修慧蘭, 2002.09, '家族治療理論的家庭系統觀, ' 輔導季刊, Vol.38, No.3, pp.41-47. 參考連結
- 孫頌賢;修慧蘭, 2002.03, '以家庭系統觀進行家庭系統測量之研究—以家庭系統分化為例, ' 中華輔導學報, No.11, pp.125-166.(TSSCI) 參考連結
- 修慧蘭;林邦傑;黃國彥;修慧蘭, 1998, '檢視通用性向測驗修訂之研究, ' 測驗與輔導, No.147, pp.3050-3053.
- 修慧蘭, 1998, '如何坦然面對分手, ' 大家健康, No.148, pp.12-14.
- 修慧蘭, 1998, '從家庭發展週期談學生行為問題, ' 學生輔導雙月刊, No.59, pp.62-71. 參考連結
- 修慧蘭, 1996, '夢的心理學理論與夢的行為, ' 心潮, No.24, pp.17-22.
- 修慧蘭, 1995, '家庭對人的影響--談內在兒童, ' 心潮, No.23.
- 修慧蘭, 1995, '由成長團體歷程談班級輔導, ' 教育研究雙月刊, No.44, pp.12-17. 參考連結
- 修慧蘭, 1994, '團體活動過程之探討--以動態靜心為例, ' 輔導季刊, Vol.30, No.1, pp.78-87.
- 鍾思嘉;修慧蘭, 1993, '認知行為策略在犯罪青少年團體輔導的應用, ' 教育與心理研究, No.16, pp.313-348. 參考連結
- 修慧蘭, 1992, '思考,感受及行動的結合---TFA模式, ' 輔導月刊, Vol.28, No.7, pp.20-22.
- 林邦傑;修慧蘭, 1991, '由單性學校轉變為雙性學校對學生行為的影響, ' 教育與心理研究, No.14, pp.1-33.
- 林邦傑;修慧蘭, 1989, '美國優異大學學系配置的集群分析, ' 教育與心理研究, No.12, pp.89-126. 參考連結
會議論文
- 修慧蘭, 2011.11, '大學校院心理諮商輔導工作所需具備專業能力之研究, ' 2011台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台灣諮商心理學會.
- 修慧蘭, 2011.07, '高等院校督導制度與形式的發展與現況—台灣大學校院諮商中心, ' 第三屆兩岸四地高校輔導與諮詢高峰論壇,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澳門科技大學.
- 汪慧瑜*;林邦傑;修慧蘭, 2010.10, '大學校院輔諮中心服務品質指標建構與量表編制。, ' 2010年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年會暨『學校輔導與社區諮商專業的三級預防工作:展望與創新』 國際學術研討會,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為通訊作者)
- 修慧蘭*, 2010.10, 'Person in Environment-從親子關係及大學心理諮商工作之研究談起, ' 2010年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年會暨『學校輔導與社區諮商專業的三級預防工作:展望與創新』 國際學術研討會,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為通訊作者)
- 修慧蘭, 2010, '華人社會大專院校心理輔導與諮商工作模式--台灣經驗, ' 2010年華人輔導與諮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兩岸四地大專院校心理輔導與諮商高峰論壇.
- 修慧蘭;林筱婷, 2010, '如何篩檢校園高危機學生?--國立政治大學學生生活適應與健康量表之編制, ' 2010年華人輔導與諮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兩岸四地大專院校心理輔導與諮商高峰論壇.
- 修慧蘭, 2009,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之現況與趨勢--從西方到東方,從過去到未來, ' 第三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
- 王郁文;修慧蘭*, 2008, '以內隱聯想測驗探索負向母親情結與精神官能症狀關係之研究, ' 第八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
- 修慧蘭, 2008, '台灣大學生個人競爭力之相關研究, ' 第八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 參考連結
- 孫頌賢;修慧蘭, 2007.10, '大學生約會伴侶行為對愛情依附的影響:在伴侶諮商上的啟發, ' 中國輔導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學生輔導工作的挑戰與專業化, 中國輔導學會. 參考連結
- 戴佑真;修慧蘭, 2007.10, '阿滋海默症患者家庭動力之研究﹍以一個早發性阿滋海默症患者家庭為例, ' 中國輔導學會年會計學術研討會--學生輔導工作的挑戰與專業化, 中國輔導學會. 參考連結
- 修慧蘭, 2006.05, '父母如何合作?-國中生父母共親職之研究, ' 95年兒童與家人關係研討會~你濃、我濃,you know, I know~會議手冊暨論文摘要,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 pp.12. 參考連結
- 修慧蘭*, 2005.12, '北區大學輔導諮商中心的人力與服務現況, ' 94年度諮商輔導主任工作研討會議程暨論文集, 教育部, pp.8.(*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
- 修慧蘭;孫頌賢, 2004.11, '親子關係:自我界限量表編製與模式初探, ' 2004年教育與心理測驗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 中國測驗學會. 參考連結
- 修慧蘭;孫頌賢, 2004.10, '原生家庭暴力行為與親子界限之關係, ' 第七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十月24日)。,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參考連結
- 修慧蘭*;許惠雯, 2004.10, '兒童目睹父母衝突及其因應策略與身心調適之關係, ' 目睹暴力兒童及少年學術與實務交流研討會論文集, 婦女救援基金會,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pp.38-61.(*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
- 修慧蘭;許惠雯;林品秀, 2004.09, '親子關係的測量與影響:父母衝突、衝突後父母事後解釋與兒童身心適應之關係, ' 台灣心理學會第43屆年會暨心理學的教與學專題研討會會議論文, 台灣心理學會. 參考連結
- 修慧蘭, 2004.08, '大學生親子界限量表之編製與其信效度之探討, ' 第六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中國測驗學會. 參考連結
- 修慧蘭, 2004.08, '公部門的諮商與輔導工作模式之探討, ' 員工心理健康與諮商輔導研討會,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 pp.190-206. 參考連結
- 修慧蘭;修慧蘭;孫頌賢, 2004.05, '大學生約會行為模式之驗證, ' 第三屆國際跨文化研究會議, 國際跨文化研究會. 參考連結
- 修慧蘭;孫頌賢, 2003.11, '大學生父子嚴重暴力與約會暴力行為之關係:尋找約會關係中的危機與轉機, ' 2003年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學術研討會, 中國輔導學會. 參考連結
- 修慧蘭;修慧蘭;孫頌賢, 2003.11, '家庭暴力與親子界限之關係:以大學生為對象, ' 2003年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學術研討會, 中國輔導學會. 參考連結
- 修慧蘭;修慧蘭;孫頌賢, 2002.11, '親子次系統的親密與侵犯, ' 第四屆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 參考連結
- 修慧蘭;修慧蘭;孫頌賢, 2002.05, '大學生分手歷程與適應之研究, ' 第二屆生命教育與青少年研討會—變奏的生命樂章, 中華青少年純潔運動協會. 參考連結
- 孫頌賢;修慧蘭, 2001.11, '以家庭系統觀進行家庭系統測量之研究—以家庭系統分化為例, ' 2001年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學術研討會, 中國輔導學會. 參考連結
- 修慧蘭, 2000, '「好聚好散」為何那麼難-分手歷程中的衝突行為, ' 2000年諮商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 中國輔導學會. 參考連結
- 修慧蘭, 1999, '影響義務輔導人員對外遇行為同意度的信念之探討。, ' 1999年輔導學術研討會, 中國輔導學會.
- 林邦傑;黃國彥;修慧蘭, 1997, '簡式通用性向測驗修訂之研究, ' 第三屆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 中國測驗學會. 參考連結
- 修慧蘭, 1996.12, '醫療與非醫療機構助人者對夢的態度及進行夢的工作之比較研究, ' 世界心理衛生聯盟西太平洋區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 參考連結
- 修慧蘭;林邦傑, 1995.09, '通用性向測驗在台灣的修訂與改進之研究, ' 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量研討會, 中國測驗學會. 參考連結
專書
- 修慧蘭*;王昱純;林筱婷;高麗雯;李清茵;謝喬安, 2011.07, '大學校園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地圖, ' 天空數位圖書有限公司.(*為通訊作者)
- 葉玉珠;高源令;修慧蘭;陳世芬;曾慧敏;王珮玲, 2010, '教育心理學(第二版), ' 教育心理學(第二版), 心理出版社, pp.099-137.
- 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 2009,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 雙葉出版社.
- 張德聰;曾端貞;修慧蘭, 2008, '家庭諮商與輔導, ' 空中大學.
- 修慧蘭, 2004, '公部門的諮商與輔導工作模式之探討, ' 員工心理健康與諮商輔導研討會會議實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 參考連結
- 葉玉珠;高源令;修慧蘭;曾慧敏;王佩玲;陳惠萍, 2003, '教育心理學, ' 心理出版社.
- 修慧蘭, 2002,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 雙業出版社.
- 修慧蘭, 1993, '個人特質、非語文行為與人際適應之關係, '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 修慧蘭, 1992, '班度拉--社會學習理論之父, ' 輔導學的先驅, 中國輔導學會主編.
專書篇章
- 修慧蘭, 2004, '公部門的諮商與輔導工作模式之探討, '. 參考連結
研究報告
- 修慧蘭*, 2010, '自我分化測量方式之研究--負向父親/母親字詞聯想測驗之發展, ' 國科會.(*為通訊作者)
- 修慧蘭*;林筱婷, 2009, '政治大學學生心理健康篩檢量表之編制, ' 國立政治大學。.(*為通訊作者)
- 修慧蘭*, 2008, '國立政治大學學生競爭力自我效能感之研究, ' 國立政治大學.(*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
- 鄧文章;修慧蘭*, 2007.12, '孕婦電話戒煙諮商架構研究—以台灣戒煙專線服務中心為例, '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
- 修慧蘭*;陳嘉鳳, 2006, '國立政治大學專任院輔導老師工作內涵需求與評估之研究, ' 國立政治大學.(*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
- 修慧蘭*;陳婉真*, 2005, '多元智能之專家系統模式建立。, ' 吉思維文教企業有限公司.(*為通訊作者)
- 修慧蘭, 2005, '共親職、親子關係與國中青少年適應之關係, ' 國科會. 參考連結
- 修慧蘭, 2004, '從家庭界限模式探討大學生約會暴力行為與家庭暴力之關係, ' 國科會.
- 修慧蘭, 2003.06, '大學生約會暴力行為之研究, ' 國科會. 參考連結
- 修慧蘭, 2002, '如何推動本校兩性平等教育之研究, ' 政治大學. 參考連結
- 修慧蘭, 1998.07, '諮商員之婚姻信念,角色期望,交換取向對外遇事件之判斷及諮商歷程之影響, '.
- 林邦傑;修慧蘭, 1997, '大學生生涯發展量表電腦化系統之研究, '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 林邦傑;修慧蘭, 1995, '大學生生涯發展量表之編製(一), '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 修慧蘭;林邦傑;修慧蘭, 1992, '國民中小學學生非語文行為之測量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
- 97
- 96學年度國立政治大學傑出服務教師獎
- 政治大學
- 98
- 98年度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木鐸獎
- 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會
- 98
- 98年度教育部友善校園優秀輔導人員獎
- 教育部
- 副教授
- 心理學系
- 1993年02月 ~ 2013年02月
- 講師
- 心理學系
- 1989年08月 ~ 1993年02月
- 助教
- 心理學系
- 1981年08月 ~ 1989年08月
- 主任(二級)
- 2009年08月 ~ 2010年01月
- 主任(二級)
- 2008年08月 ~ 2009年07月
- 主任(二級)
- 2007年08月 ~ 2008年07月
- 主任(二級)
- 2006年08月 ~ 2007年07月
- 主任(二級)
- 2005年08月 ~ 2006年07月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 大學校院性別平等教育訪視委員
-
- 2011年01月 ~ 2011年12月
-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
- 常務理事
-
- 2010年12月 ~
-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 Chief Editor
-
- 2010年12月 ~
-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 台北地區張老師輔導委員會委員
-
- 2010年01月 ~ 2011年12月
-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 Associate Editor
-
- 2009年11月 ~ 2010年11月
- 台灣心理諮商學會
- 理事
-
- 2008年12月 ~ 2010年12月
- 教育與心理研究
- Associate Editor
-
- 2008年08月 ~
-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 Associate Editor
-
- 2007年01月 ~
- 輔導季刊
- 主編
- 中國輔導學會
- 2006年 月 ~ 2008年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