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114-1學術研討會
講者:
時間:2025年10月16日(星期四)14:10 – 16:00
演講大綱:
本演講綜述癌症病患照顧者的喪親悲傷相關研究成果,聚焦於台灣文化脈絡下喪親者與逝者/家庭的關係轉化歷程。
研究顯示,西方既有悲傷理論無法完全解釋台灣喪親現象的獨特性,促使學者提出更符合台灣社會文化情境的詮釋框架。演講將介紹三項關鍵概念:一、「悲悼」(bei dao),此概念融合個人悲傷與集體哀悼,強調二者之間的互動與整體性;二、「倫理絆轉化」,描述喪親家庭成員如何重新建構家庭倫理動力並轉變彼此關係;三、「死生相依」,逝者透過「不在場的在場」持續影響生者與其家庭,與之維持連結。演講將探討癌症病患照顧者的「失落前悲傷」與「個人成長」,以及依附關係與關係緊密程度如何影響這些歷程。研究結果顯示,「倫理絆」可能是一種保護因子,有助於喪親者適應失落並促進創傷後成長。因此,面對喪親議題時,應重視文化因素的影響,並提供符合在地情境的心理支持與輔導。
講者簡介:
李老師在國立政治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後於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擔任博士級研究人員,目前任教於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系。研究專長及興趣領域為喪親悲傷、安寧末期病患心理陪伴、心理腫瘤學、和現象學與存在取向。
講者網頁: